高考后要放松而不是“放纵”,付临门3分钟教你如何抵抗诱惑
毒贩诱骗青少年吸毒
有下面五种常见的套路
这个套路与当下娱乐文化有关。崇尚时尚消费和群体娱乐,是非理性享受方面的极端风潮。新型毒品在国外被称为"俱乐部毒品""舞会毒品",常在娱乐场所或朋友聚会场合使用。他们把吸食毒品当成和抽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娱乐的需要,目的是追求感官的刺激、身体的快感。殊不知,为了追求转瞬即逝的一时快感,给人带来的却是永久的伤痛。
鸦片、吗啡、海洛因具有麻醉、镇静的作用。当遭遇了失恋、离婚的情感变化和家庭变故时,有的人听信他人"毒品可以消除内心的苦恼与忧愁,纾解压力"的谎话之后,往往会借助毒品来逃避现实、麻醉自己。
冰毒、麻古、摇头丸等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喜欢熬夜甚至通宵去娱乐、消遣,有的因此而抑郁、焦虑,甚至脱发。为此,一些不法分子大力鼓吹"吸毒可以提神解乏","迎合"青少年生活需要"放松"的现实需求。如吸食冰毒短期能让人精力旺盛、兴奋自信,吸食者可以不吃不喝长时间地持续玩乐。但长期吸食冰毒必然会带来脏器的损伤,吸食者甚至会出现幻听、幻视及精神障碍。
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总是想方设法给自己减轻痛苦。毒贩正是利用这一点,声称"吸毒可以包治百病""毒品是神药,可以药到病除"。众所周知,通过吸毒缓解身体疼痛,无疑是饮鸩止渴。世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千万别病急乱投医!如果沾染上了毒品,只会让病情更加恶化;病痛未除,反而会因吸毒出现更多棘手的病症。
总之,不法分子为了诱骗更多人吸毒用的种种"套路",无不是在鼓吹、夸大、歪曲毒品的"神奇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成了青少年吸毒的"万能挡箭牌",比如,"吸毒是因为时尚""吸毒是因为心情不好""吸毒是为了提神醒脑""吸毒是为了治病减肥"……吸毒理由多种多样,但本质来说还是源于对毒品的无知和好奇。
有几种电信诈骗骗局
需要准大学生及家长朋友们注意
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作案目标主要就是在校学生,还有一部分待业群体以及工作之余想要多赚点钱的打工族等中青年为主。
切记: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不要相信“点赞赚佣金、垫付换高额报酬、继续刷单才能提现”的谎言。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有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等方式,以学校的名义联系新生,用学费扣款失败等理由要求新生进行转账汇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或学校的工作人员,以申请、发放助学贷款等为名,要求学生先交一定的手续费。无论是哪种骗术,骗子在成功骗取钱财之后便会断绝联系。
所以遇到类似情况,不要盲目听从对方指挥,一定要通过官方正规途径核实后再做相应操作。
“校园贷”也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声称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将高利贷披上了“校园贷款”的外衣,将罪恶的魔爪伸向了纯洁的校园,很多学生因涉世未深,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陷入“校园贷”泥潭。
这里要告诉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盲目消费、跟风攀比的诱惑。有正当资金需求的,也应当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一旦出现这种状况,也要留存相关证据,第一时间与老师和家长商量,涉及人身威胁的应当立即报警。
电话卡、银行卡是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然而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却将“两卡”用作实施的犯罪工具。而且还有专门的犯罪团伙以此为生,经常以 “扫校”等方式忽悠大学生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性质十分恶劣。
对于两卡犯罪,早在2020年10月10日,公安部专门部署在全国开展“断卡”行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行动并未设置结束时间。主要采取打击、整治、惩戒三大举措。对“两卡”买卖链条上的所有人进行严厉惩处。一旦涉及两卡犯罪,对于大学生朋友来讲,面临的将是还未踏入社会就会被社会淘汰的后果。
所以在这里也是郑重提醒同学们不要买卖、租借银行卡和电话卡,不做犯罪分子的帮凶!
来源:湖南禁毒